DeepSeek和医生“吵翻天”了!飞秒手术、ICL……怎么选?近视手术真相大揭秘!

最近,DeepSeek成为全网热点,霸占各大热搜榜。当“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医生”成为热议话题时,小编带着满满的疑惑,用自己“400度近视加100度散光”的眼睛向DeepSeek发起“灵魂拷问”。

结果被眼科医生现场“打假”!今天这篇小编亲测的近视手术避坑指南,建议所有想做近视手术的朋友们收藏。

实测“翻车”:DeepSeek的手术方案被专家驳回?

小编亲历:“每天盯屏7小时+双眼400度近视+100度散光,该选哪种近视手术?”DeepSeek的回答:推荐全激光SMART,不建议ICL!

 

文山艾维眼科医院专家现场诊断:

DeepSeek的建议存在三大致命问题

❌ 漏查“眼部身份证”:仅考虑近视和散光度数,就像没检查直接开处方。

❌ 误判ICL手术“门槛”:认为ICL手术只适合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但实际上ICL手术不仅适合高度近视人群,同样也适合中低度近视患者。

❌ 忽视用眼场景:针对夜间工作者或需要精细用眼患者的特殊需求,AI根本没问。

眼科医生划重点:术前检查至关重要

🔴 这20余项检查不做,千万别上手术台!

近视手术并非人人能做。近视患者有摘镜意愿后,必须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严格详细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确保眼睛各项指标符合手术标准。

近视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20余项术前检查,包括裂隙灯、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检查等。此外,个人用眼习惯也非常重要,比如是否是精工类职业,是否经常夜间用眼等。结合术前检查结果和个人用眼习惯,才能量身定制适合的手术方案。

 

🔴 600度以下的中低度数近视人群也可选择ICL晶体植入术

ICL晶体植入术是将一枚柔软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类似于植入一枚特制的隐形眼镜。手术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需缝合,可矫正≥50度、≤1800度的近视和≤600度的散光,并且可以随时取出。

ICL晶体的特殊Collamer材质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接近人体组织,轻柔纤薄,对眼睛友好,还能全天候过滤紫外线,保护黄斑健康。

 

写在最后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AI仅能作为辅助工具,暂无法取代医生看诊,不能完全相信,尤其是看病这件事,还是要问医生才行。

每个人适合的近视手术方式不一样,只有通过术前检查眼部数据以及平时的用眼习惯,才能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方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0分钟,沉浸式体验不动“刀”的白内障手术

从出生,到现在

父母一直都在身后默默关注着我们

但是,我们有多久

没有关注过父母的视力健康问题

岁月,给了我们成长

也带走了他们眼中的光芒

他们的世界

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原来,不只年龄

他们的视力也变“老”了~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发生于眼球晶状体的疾病,因为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出现看近看远都模糊的情况。

在生活中,不少人会有这样的困扰:原本清晰的世界,慢慢变得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这很可能是白内障在“捣鬼”。

作为全球普遍发生的致盲性眼病,我国大部分老年人正在经受白内障的困扰,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包括他们的亲属,都不清楚自身是否患有白内障,应该如何治疗。

好在,有一种无需动“刀”的手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能帮白内障患者重新找回清晰视界。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沉浸式感受这场仅需10分钟的手术之旅吧!

 

 
 
 
 

白内障手术专家

眼屎突然变多,原来是身体悄然亮起的健康“红灯”

每天早上醒来眼角分泌物明显增多?眼角经常有“眼屎”,出门社交巨尴尬?还伴随眼红、泪眼朦胧等症状?

“元凶”很可能是泪道阻塞

泪道阻塞不可忽视,一旦泪道出现阻塞,原本有序的泪液循环被打破,各种眼部问题也便接踵而至。

01 为什么会“眼屎”增多?

我们的泪道每天都在昼夜不停地排出泪液,当泪管发生堵塞,泪液就无法通过泪道排出,只能与病菌、灰尘们一起,“暂居”在泪囊中。

 

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眼睛慢性或急性炎症,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眼部充血等不适症状。长此以往,这些急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严重时还会扩散到鼻根和面部,引发全身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刺激、用眼疲劳、结膜炎等其他眼病也会造成眼睛分泌物增多,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02 泪道阻塞怎么治疗?

针对泪道阻塞时间长,或者泪道置管后改善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在鼻腔内的阻塞位置,增加一个泪液排出口,通过制造引流通道,来引流泪液。

怎么制造引流通道呢?以前传统的外路手术是从皮肤“入手”,很可能会导致面部留下疤痕,而且恢复时间也较长。现在的鼻腔泪囊吻合术,通过鼻内镜深入不通的“堵塞点”,不仅切口更加精准,基本不会在皮肤留下伤口,恢复起来也更快。

 

03 什么是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手术在泪囊和鼻腔之间新开一条 “路”。这样一来,泪液就不用再“走”堵住的鼻泪管了,可以直接从泪囊进到鼻腔里。从而消除泪囊的化脓性病灶并解除泪溢现象,以达到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等疾病的目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多年。

04 什么情况下适合做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由于鼻泪管阻塞引起的长期眼泪过多、结膜炎等症状,且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适合进行此手术‌。

‌急性泪囊炎‌: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可以迅速引流出泪囊中的脓液,达到控制炎症、消除局部肿胀的目的‌。

‌鼻泪管阻塞‌:对于造影剂显示的上下段鼻泪管阻塞,此手术显示出比经皮肤鼻腔泪囊吻合术更广泛的适应症。‌

复杂病情‌:如泪道插管术后、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效果不理想或复发的患者,以及小泪囊、外伤性泪囊炎、伴有局部组织结构异常的泪囊炎、泪囊肿瘤、鼻中隔偏曲、鼻窦炎、鼻腔息肉等,这些复杂病情有时需要和眼科联合处置,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此手术‌。

05 鼻腔泪囊吻合术需要住院吗?

需要。鼻腔泪囊吻合术要在麻醉下进行,以方便医生随时监测病情变化‌。住院期间,医生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住院观察也有助于伤口愈合良好,避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住院时间通常为3-7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手术类型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06 术后要怎么复查?

复查是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愈合良好,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或复发的风险‌。

一般来说,术后一周即建议进行第一次复诊,以便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初步的检查和评估‌。在随后的恢复期间,复查的频率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随着康复情况的好转,复查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拉长‌。

07 术后要如何进行护理?

1、鼻腔清洁与泪囊冲洗‌

术后需定期进行鼻腔清洗,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或结痂,保持鼻腔通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鼻腔清洁剂进行轻柔清洗‌。泪囊中也可能存在分泌物,需要遵医嘱使用滴眼液进行冲洗,如分泌物较多,可能还需由医生进行专业的泪囊冲洗‌。

‌2、药物使用‌

术后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患者应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3、饮食与生活习惯‌

术后可以正常饮食,但应避免过硬或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多饮水有助于保持鼻腔湿润,促进术后恢复‌。术后几周内,应避免用力擤鼻子或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鼻腔的愈合。如果需要擤鼻子,应轻柔地用纸巾擦拭‌。

08 术后多久能恢复正常生活?

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通常为‌1-3个月‌,但具体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手术复杂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而有所不同‌。

对于年龄较小、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且手术过程较为简单、没有并发症的情况,术后恢复期通常在1-2个月‌。然而,对于存在慢性泪囊炎、鼻腔黏膜炎症或合并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和手术复杂程度的增加,恢复期可能会延长,可能需要3个月或更久‌。

在恢复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是否有感染迹象。同时,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泪道阻塞并非小事,若不及时治疗,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眼部健康。一旦察觉有泪道阻塞相关症状,应尽早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检查与治疗。

综合眼病科专家

刚开学,娃近视却猛涨?这5个方法能补救!

寒假结束,神兽归笼,家长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不少家长却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在假期里“突飞猛进”,猛涨200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呢?别慌!今天这篇“视力急救指南”,手把手教你拯救孩子的视力滑坡。

寒假结束,视力告急!

寒假刚结束没多久,不少家长群里便炸开了锅:

 

不得不说,寒假是孩子视力滑坡的”重灾区”,很多家长都发现,短短一个月,孩子的近视度数像坐上了火箭,直接飙升100度、200度,甚至更多。

相关新闻在网上也是比比皆是,引发众多家长讨论: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些坏习惯正在毁掉孩子视力

寒假期间,孩子的用眼习惯往往比上学时更差,以下几个”视力杀手”可能是度数暴涨的罪魁祸首:

 

🔷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网课、作业、游戏、短视频轮番上阵,孩子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可能超过6小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让睫状肌持续紧张,导致眼轴拉长,近视加深。

🔷 户外活动严重不足

寒假天气冷,孩子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减少。研究表明,每天白天在自然光线下超过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1】。但很多孩子寒假日均户外时间不足1小时。

🔷 用眼环境差

照明亮度不足或过强,台灯位置不对,都会加重眼睛负担。冬季暖气房干燥的环境也容易导致眼睛干涩,进一步影响视力。

🔷 睡眠不足

寒假不少家长熬夜打麻将、唠嗑,孩子也跟着晚睡,睡眠不足会让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加速视力下降。

5招紧急拯救孩子视力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视力下降,别慌!以下5招可以帮助紧急止损:

1、立即就医,区分真假近视

尽快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做(散瞳)验光、双眼视功能、眼轴等检查,确认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也叫轴性近视。是眼球前后径变长,超过正常平均24mm,导致平行光线入射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无法成像清晰造成的。而假性近视,通常表现为看远处不清楚,是由于视力疲劳引起眼睛内部的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导致晶状体厚度增加引发的暂时性看事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视可以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恢复,真性近视则需要及时配镜矫正。

2、科学配镜,控制度数增长

选择适合孩子的眼镜,如多点离焦镜或角膜塑形镜(OK镜)。多点离焦镜,是一种采用周边近视离焦原理设计的框架镜片,配戴该镜片后,物体在眼内会形成一个聚焦像跟一个近视性离焦像,通过离焦像来控制眼轴生长及延缓近视加深,是目前被临床证实的控制近视加深的手段之一。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采用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它通过物理压力改变角膜几何形态,使角膜弯曲度变平,从而改变了眼睛的屈光度,并在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性的光学离焦,从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除了延缓近视的发展,角膜塑形镜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晚上睡觉时戴镜,白天不戴眼镜仍能保持清晰视力。角膜塑形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相应的配镜属于医疗行为,我国规定验配机构必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因此一定要认准有验配资质的眼科医疗机构。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能提供全程精细化验配服务,在验配过程中会对孩子进行多项专业化检测,让家长更加放心。同时,也会有专科医生、专业验配师、大数据监测中心专家、专属护士等验配团队专项服务,全流程把关。

3、定期复查,及时调整防控方案

定期复查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建议3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防控效果,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可以及时调整防控方案。

4、调整用眼习惯,减少眼睛负担

  • 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20秒。
  •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户外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即使只是散步、骑车,也能有效预防近视。
  •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看书、写作业时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手指离笔尖一寸。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与眼睛的距离保持在50厘米以上。
  • 改善用眼环境:学习区光线要充足且均匀,避免眩光和阴影。使用色温4000K左右的护眼台灯,放在非惯用手侧前方。

5、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营养

小学生每天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眼睛的调节功能,导致视力下降。多吃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DH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深海鱼等。适当补充护眼营养素,如叶黄素酯、蓝莓提取物等。

孩子的视力问题不可忽视,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定期检查视力,别让近视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家长重视起来,一起守护孩子的光明未来!

 

【数据来源】【1】红星新闻:开学前家长慌了:11岁娃飙升100度!上海有医院一天最多开出700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835644163830657&wfr=spider&for=pc

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

2025年报考军警院校,3月1日前需抓紧做完近视手术!

图源自:国防科技大学公众号
 

高考报考军校、定向培养军士、警校时对视力及手术时间的要求各有不同。例如,报考军校手术不足半年的,不论原始裸眼视力水平或者术后视力水平如何,均不合格。

为顺利通过体检,请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平稳通过体检,实现自己的军警梦!

 

体检标准按照《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基本要求

双眼裸眼视力达到4.5,且矫正视力(指佩戴眼镜)达到4.8(矫正度数不超过600度);屈光不正,经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且无并发症,眼底检查正常,手术眼视力满足前述要求。

 

手术“半年以上”所指的具体时间

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半年以上,通常是指报考当年9月1日前半年以上,即拟于2025年高考报考生长军官本科学员或研究生的考生,如需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或其他激光近视矫正手术,需要在3月1日前需完成近视手术,为后续视力恢复及体检预留充足的时间。

做过屈光不正矫正手术的考生,需要在军检时向承检医院提交半年前的近视激光手术相关证明材料。报考当年3月1日以后做了激光手术的,不论原始裸眼视力水平或者术后视力水平如何,均不合格。

 

孩子一看书就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当心是这个问题!

如果孩子跟你抱怨看书时眼睛酸胀疲劳、头痛;

如果孩子看书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孩子阅读时,总是串行、漏字;

……

可能不是孩子“厌学”或者“笨”,

而有可能是双眼视功能出了问题。

 

1

什么是双眼视功能?双眼视功能是指两只眼睛协同工作的能力,包括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用大白话来说,其实左眼及右眼看到同一个东西的视野是有区别的,经过大脑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变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准确的用眼睛判断距离、看3D电影等,都是我们正常的双眼视在起作用。若双眼视功能异常,就可能出现看远或看近模糊、复视,注意力不集中、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近视度数加深等问题,影响阅读和学习效率。

2

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查双眼视功能很重要双眼视功能异常是青少年儿童中较为常见的视光问题之一。双眼视功能的检查主要包括对调节功能、集合功能、融合功能以及眼运动功能的评估。对于青少年儿童,双眼视功能检查的结果可以为科学配镜和培养良好的戴镜习惯提供参考。如果必要,还可以通过双眼视功能训练来改善相关问题,从而可能对因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近视度数快速加深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

视觉功能出了问题怎么办?发现视功能异常后,首先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正确的屈光矫正,验配合适的眼镜。必要时,可以选择佩戴棱镜或其他特殊光学镜片。如果戴镜后问题仍未解决,则需要考虑进行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是一种通过科学方法改善视觉功能的干预手段,旨在训练双眼的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及协调能力。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眼球运动障碍和阅读障碍等问题,还可能对青少年的假性近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也是针对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常见方法之一。

文山艾维眼科医院提醒您,孩子从3岁开始,双眼视觉功能逐渐完善,且能配合学看视力表。此时,家长可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做眼健康检查,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更及时的了解孩子的眼部发育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保护孩子的眼睛。

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

做完近视手术就运动,到底行不行?

近期亚冬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目光,赛场上运动员们在冰面风驰电掣、于雪道急速下滑,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扣人心弦。大家是否思考过,若运动员中有近视患者,他们如何在赛场上维持良好视力,精准判断、展现卓越实力呢?

事实上,不少运动员都通过近视手术摆脱了眼镜的困扰。

做完近视手术还能否像运动员一样畅快运动?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全面解析。

近视手术究竟是怎么做的?

在探讨能否运动之前,先了解一下近视手术的原理。正常的眼睛,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但近视眼由于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原因,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导致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因此近视手术需要通过切削角膜或者植入人工晶体的方法,使得光线可以重新落回视网膜上。

目前,近视手术大体上分为两类,激光近视手术ICL人工晶体植入术,两者都是眼前段手术。

激光近视手术包含全飞秒手术、半飞秒手术、表层手术等。以全飞秒手术为例,它利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微小切口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从而矫正视力;半飞秒手术则是先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表层手术是直接对角膜上皮层进行切削。不同的激光手术方式,在角膜切削的深度、范围和方式上有所不同。

 

ICL晶体植入术则是将一枚特殊定制的 “隐形眼镜” 植入眼内,无需切削角膜。这枚晶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后可以在眼内长期发挥作用,并且在有需要时可取出或更换。

 

近视手术对运动的影响,关键在于角膜稳定性。全飞秒、半飞秒等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矫正视力,术后角膜会逐步稳定;而ICL晶体植入术,是在眼内植入晶体,不切削角膜。

无论哪种手术,只要术后恢复良好,进行运动是可行的。

近视手术后多久能正常生活?

一般来说,近视手术做完之后就可以睁开眼睛。术后第二天复查没有问题就可以正常的使用手机、电脑。但是需要注意,虽然基本可以正常生活,但仍然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每用眼40-5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左右,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另外术后一个月避免脏水等进入眼睛,也不要化妆,同时遵医嘱用药,按时到院复查。

近视手术后多久能做运动?

对于热爱运动的朋友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术后多久能运动。术后复查无异常,眼睛恢复后,慢跑、瑜伽、健身、爬山等都不受影响。但需要注意半年内不能游泳,一年内不能潜水,在三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可能直接触碰眼睛的活动,例如跳水、拳击,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近视度数600 度以上的人群,无论是否进行过近视手术,都应尽量避免蹦极、过山车、跳伞等极限运动。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较长,眼球壁相对较薄,视网膜也更为脆弱。在进行这类冲击力较大的运动时,视网膜受到的牵拉和震动增加,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较高。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近视手术前会为你进行系统化的术前检查,通过20余项检查,如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来综合判断你的眼睛是否适合做近视手术、适合做哪种近视手术,专业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用眼需求、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患者的近视矫正方案。

开学孩子近视猛涨200度,就怪你!“佛系家长”

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季”,不少家长却忧心忡忡——孩子的视力又下降了!

究其原因,寒假正成为孩子近视的“高危期”——由于长时间、近距离、无节制地用眼,以及冬季缺少足够的户外活动,孩子的近视度数很容易“飙”起来。

趁着刚开学,家长赶紧带孩子去眼科医疗机构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拒绝近视“升级”。

寒假一结束 近视猛涨200多度

来自湖南的11岁罗熙(化名),成为视力下降的典型代表之一——原本就戴眼镜的他,仅过去一个寒假,左右眼度数分别猛涨200度和225度。

其实,罗熙在之前的校园视力筛查中,曾查出视力下降的问题。但孩子母亲却没太在意。

“我当时问孩子是否还看得清,孩子说没问题,我就没当回事儿。

结果,因为寒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的规律作息,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宅在家中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导致罗熙近视度数进一步“狂飙”。

近视并非只配眼镜

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像罗熙妈妈这样“粗心”的家长并不少。

要知道,学校视力筛查一般只检查视力和进行电脑验光,无法对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等孩子说“看不清”时,视力往往已经出现了问题。

文山艾维眼科医院提醒,孩子近视,并非简单地配副眼镜。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一定要关注孩子近视发展四个阶段,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

预防阶段(还未近视)

查“远视储备”:孩子虽然没有近视,但应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其眼睛远视储备情况,了解眼睛是否有发展近视的潜在风险。

 

鉴别阶段(疑似近视)

查“真假近视”:如果孩子视力下降,要进行真伪近视的鉴别,排除假性近视,并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

 

控制阶段(已近视)

查“近视度数变化和高度近视风险”:定期检查眼睛的度数变化,判断是否有加深的趋势,并采取控制措施,如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等。

 

补救阶段(高度近视)

查“高度近视并发症”:如果孩子已经发展为高度近视,及时检查是否有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及早干预,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

另外,通过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了解孩子眼睛情况,可做好从预防到控制的全过程近视管理。

 
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